項目名稱:山東某企業重金屬污染場地及地下水修復工程
項目背景:該場地為中、強度風化的砂巖,污染物為六價鉻,分布在巖石裂隙水中,污染深度達40m,污染面積約為25000㎡,污染地下水約為60000m3。
治理環境
山東某企業位于泰安市南部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電鍍生產,檢查發現電鍍車間附近雨水井內土壤泛黃,根據調查的結果,場地土壤中的污染物質總鉻及六價鉻均未超出篩選值(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T 811-2011)-工業/商服用地),地下水中六價鉻普遍超標,需要對超標的地下水進行防控治理。

▲ 場地環境
修復思路
我公司以場地防控治理和施工可行性為主要判斷因素,為場地“量身定做”的規劃方案。采取風險防控和治理相結合的方法,制定長遠的分階段的土地利用方案,對中低度污染區塊采取以“時間換效益”的分階段防控措施,取得土地高效利用和風險防控的平衡。

▲滾軸抓斗原位以及異位混合固化藥劑和污染土壤
根據污染情況,本次施工的土壤修復和處理技術工藝方法計劃采用化學固化/穩定化+物理隔離的方法,該方法采用污染土壤挖掘后在場地內進行異位修復處理,處理后土壤在場地內回填處理。由于開發后表層設置植被綠化等,處理后土壤處于物理隔離狀態,據此消除風險。采用該方案工藝成熟,反應迅速,工程措施易實施,成本較低。其出發點是考慮在短期內能達到污染物清除、降低風險的效果,對面積較小的土壤修復是一見效快的方法。
修復結果評定
泰安市環保局、泰安高新區環保局等單位代表對該企業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防控及修復工程效果進行評審,表示符合國家和省相關導則和規范要求,資料齊全,過程規范,結論可信,可作為后續工作的依據。